2025 年 8 月 12 日晚,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专业足球场迎来历史性时刻 —— 成都蓉城在亚冠精英赛附加赛中 3-0 完胜曼谷联,不仅以四川足球首次亚冠胜利晋级正赛,更以 41713 人的上座率刷新了这座西南足球圣殿的观赛纪录。当镜头扫过球员胸前时,"CHENGDU CONSTRUCTION" 的英文标识在红色球衣上格外醒目,这个看似微小的细节,实则是中国足球俱乐部在国际化征程中的一次大胆破局。
一、球衣标识变脸:从本土烙印到国际符号
与中超联赛球衣上 "成都蓉城 + 成都建工" 的联合标识不同,亚冠版本仅保留赞助商英文名称与 LOGO。这一变化并非偶然:博主 "小牛体育微报" 指出,此前多数中国球队亚冠广告沿用汉字,而成都蓉城的英文标识显然经过赞助商的战略考量。作为中西部建筑龙头企业,成都建工早在 2022 年便与俱乐部达成深度合作,其业务版图已覆盖安哥拉、白俄罗斯等 20 余国。此次英文标识的启用,正是企业全球化战略在体育营销领域的具象化呈现。
ky体育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语言转换暗含亚足联规则考量。根据亚冠赛事规定,球衣广告需符合国际转播的视觉识别标准,英文标识能更高效地传递品牌信息。成都蓉城的选择,既规避了可能的规则风险,也为赞助商在东亚、东南亚市场的渗透埋下伏笔。
二、亚冠首秀背后的城市叙事
这场胜利不仅是足球赛事的突破,更承载着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深层诉求。作为上赛季中超季军,成都蓉城的亚冠资格来之不易 —— 从 2018 年中甲起步,到 2023 年冲超成功,再到如今跻身亚洲顶级赛事,球队的成长轨迹与成都 "赛事名城" 建设高度同频。
凤凰山体育公园的爆棚人气,印证着成都金牌球市的底蕴。当 "亚洲你好" 的巨型 TIFO 在看台上展开,当四万球迷的欢呼声穿透夜空,这座城市正通过足球向亚洲传递开放包容的信号。正如红星新闻所言,晋级正赛后的四个主场赛事,将为成都带来千万级门票收入与巨大的文旅溢出效应,形成 "赛事 + 消费 + 城市形象" 的良性循环。
三、国际化征程中的挑战与机遇
尽管首战告捷,成都蓉城仍面临多重考验。亚冠精英赛正赛对手包括神户胜利船、蔚山 HD 等日韩劲旅,密集赛程与长途客场对球队体能储备提出更高要求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球队在国际传播层面仍有提升空间:目前官方社交媒体英文内容占比不足 10%,与日韩俱乐部成熟的多语言运营体系存在差距。
不过,球衣标识的创新已释放积极信号。对比山东泰山、上海海港等中超对手,成都蓉城的英文广告策略更具前瞻性。这种差异化竞争,或许能为中国俱乐部提供新范式 —— 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,主动适配国际传播规则,将体育赛事转化为品牌出海的载体。正如媒体人丰臻所言:"晋级意味着高投入开始回报,有助于俱乐部走向正向循环。"
四、赞助商的全球化野心
作为四川省首家千亿级建筑企业,成都建工的国际化布局由来已久。从承接 "东数西算" 国家级项目,到参与海外基建工程,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国际市场拓展力度。此次亚冠广告的英文化,正是其 "绿色建工" 品牌形象输出的关键一步。
值得玩味的是,成都建工的国际化战略与俱乐部引援策略形成呼应。本赛季引进的日本前锋久乘圣亚、荷兰边锋阿尔哈夫特等球员,不仅提升竞技实力,更在无形之中增强球队的国际元素。这种 "硬件 + 软件" 的双重国际化,或许能为中国职业体育的商业开发提供新思路。
当成都蓉城将士带着 "CHENGDU CONSTRUCTION" 的标识踏上亚冠正赛舞台,他们承载的已不仅是一支球队的荣誉。这个看似简单的英文标识,实则是城市能级提升、企业战略转型、体育产业升级的多重投射。在亚洲足球的聚光灯下,成都正以足球为媒,书写着新时代的开放故事。而这场关于语言符号的变革,或许将成为中国职业体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注脚。